起名时的忌讳字到底会有什么影响?

名上名   日期:2024-12-13
244 浏览
在给客户起名服务中,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:很多家长起名,会罗列很多很多忌讳字,有时会将近百个,这些情况一般是家族比较大,人丁兴旺的,忌讳字也多。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父母找我起名,在填写资料是不知忌讳字是何物,这类情况一般都是对风俗习惯相对不是特别敏感的人群。
今天稍稍跟大家聊一下起名是的忌讳字的概念以及作用,好让大家在起名,能够正确认识忌讳字的意义,好判断忌讳字的取与舍。
首先我需要强调,忌讳字是不同于五行的讲究,五行能够影响运势和命理,而忌讳字只是千百年来的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。中华文化中,辈分观念非常重要,如果给孩子起名时使用了长辈名字中的某个字,在传统的观念中,会被视为对长辈的不敬,可能会引起矛盾,导致亲戚间的不和谐。就比如在古代,朝廷官员给孩子起名时,皇帝的名字中的字就需要避开,要不会被视为不敬。
其次忌讳字不仅是忌讳某个字,忌讳字更多是读音的忌讳。也就是说如果名字忌讳“仪”字,那么怡、伊、咦等相同音的字也都不能使用。因为忌讳字是为了避免日常称呼上撞到,而引起的不和谐。
那么到底要忌讳哪些亲戚名字中的字?主要包含两个方面解答。
第一,忌讳字只是忌讳长辈名字中的字,比如:上一辈(父母辈)、上上一辈(爷爷、奶奶),同辈之间是不用忌讳的,而且有时为了体现家族的和谐,同辈之间还会同时使用相同的一个字,以增进家族之间的关联。
第二,哪些长辈名字中的字是要忌讳的?说实话,这一点自古以来没有明确的规定,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行事,所以也会出现有的父母起名,一上来就发过来上百个忌讳字。我可以根据自己之前的经验给大家参考建议,父亲、母亲的直系亲属和其配偶名字中的字肯定是要避开的,比如:舅舅、叔叔(爸爸的弟弟)、伯父(爸爸的哥哥)、姑父等,其他人相对就有点远了,没有太大必要。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,避开一些家族中重要人名字中的字,以示尊敬,这些都可以灵活处理。
当然也会有一些特殊情况,比如家族比较开明,已经不在意这些礼俗习惯的约束,那忌讳字这一项就完全没有必要了,这样也好,不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,可以根据自己喜欢进行起名,相对选择名字的空间就更大。